標志性技術成果之一——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倒置A2/O工藝及其相關技術:1996年~2007年期間,與他人合作首次提出了“倒置A2/O生物脫氮除磷理論”,其變革性修正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流行的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基礎理論,研究開發(fā)了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譽為“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領域的重要創(chuàng)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倒置A2/O工藝及其相關技術,促進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yè)科技進步。該項技術成果不僅入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與國家相關工程設計規(guī)范,而且成功應用于青島李村河污水處理一、二期工程(處理規(guī)模17萬m3/d)、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改造工程(處理規(guī)模50萬m3/d)、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改造與新建工程(處理規(guī)模200萬m3/d)、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三期工程(處理規(guī)模22萬m3/d)、重慶雞冠石污水處理工程(處理規(guī)模80萬m3/d)等全國150余家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改造,總處理規(guī)模超過1000萬m3/d,產(chǎn)生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累計超過20億元,節(jié)能降耗達8億元;年減少氮磷排放分別達12萬噸與2.4萬噸,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社會與環(huán)境效益。該技術成果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與2004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標志性技術成果之二——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技術:2004年~至今,圍繞現(xiàn)有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存在的適應性、穩(wěn)定性與經(jīng)濟性差以及脫氮除磷效率低等技術難題,特別是低溫硝化限制性瓶頸問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以及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其功能的強化方法與作用機制研究,在解決限制污水脫氮除磷技術發(fā)展與應用的瓶頸問題——污水處理微生物活性這一關鍵科學問題的同時,在污水高效深度脫氮除磷技術方面取得又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技術成果——“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其以鐵離子強化微生物活性為切入點,利用鐵離子參與電子傳遞作用與酶促反應激活劑作用的原理,首次提出了“污水深度脫氮除磷的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法理論及其技術”。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法技術通過鐵離子介入微生物生化反應物質與能量代謝過程,強化鐵離子參與電子傳遞作用與酶促反應激活劑作用,增強生物代謝反應活性,提高生物脫氮除磷效率,同時優(yōu)化活性污泥絮體結構,提高微生物抵抗外界環(huán)境因素變化的能力,其不僅從源頭上解決生物脫氮除磷系統(tǒng)存在的諸多固有矛盾與瓶頸問題,而且解決了現(xiàn)有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運行穩(wěn)定性與經(jīng)濟性問題。目前,該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并已成功應用于青島團島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10萬m3/d)、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處理規(guī)模16萬m3/d)、棗莊市薛城區(qū)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處理規(guī)模4萬m3/d)、濱州市鄒平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16萬m3/d)、濟寧市微山縣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4萬m3/d)等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改造,總處理規(guī)模超過80萬m3/d,產(chǎn)生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累計超過1億元,節(jié)能降耗達800萬元;年減少氮磷排放分別達800噸與8噸。該技術成果作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南水北調東線南四湖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創(chuàng)新與應用”標志性技術成果之一,獲得2012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論文專著:
發(fā)表期刊論文:
1. A2/A1(filler)/O Pilot Scale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or Municipal Sewage. Nitrifikation und Neahrstoffeliminiation auf den Klearanlagen in Shanghai unter besonderer Bereucksichtigung der Einsparung von Beleuftungsenergie,Abschluβsymposium,1997.
2.Xuejun Bi:Enhanced Biodegradation of Diesel Oil in Seawater Supplemented with Nutrients.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 2006,February 2006.
3.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Lihua Cheng. , et al. The Principal and Full-Scale Application of Reversed A2/O Process for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EPPH,2009
4.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et al. Effect of enhanced coagulation with diatomite on the treatment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2009,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09. EI收錄、
5. Cheng Lihua, Bi Xuejun, Liu Changqing, et al.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treatment by combination of coarse graining and inclined plates sedimentation.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 v 2, p 637-640. EI收錄
6.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Wei Yue.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 by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2009, Proceedings of 2009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P 188-195 ISTP收錄
7.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Guowei Zhang.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ewage Treatment by Iron-enhanced Activated Sludge.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8.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Pretreatment of Straw Pulp and Papermak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 by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9. Haiping Guo,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 Effect of Flow Velocity on Filler Dosed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ewage.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10.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Feng Zhang, Ke Liu.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Treatment by Micro-flocculation/Ultrafiltr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10
11.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Haiping Guo.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by Enhanced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Suspended Filler.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10
12.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sewage effluent by iron-carbon internal electrolysi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1, Vol. 183-185.pp. 291-295. ISSN 1022-6680.
13.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Sludge reduction by electrolysis i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1, Vol. 183-185. pp. 296-300. ISSN 1022-6680.
14. Lihua Cheng, Xuejun Bi, Aihua He, Changqing Liu, Qi Wang, Zuliang Liao. Influence of disinfection with chlorine dioxide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biological toxicity of urban wastewat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July 2011, Vol.10, No. 7, 855-859. cited by SCI.
15. Cheng Lihua, He Aihua, Bi Xuejun, Wangqi. Advanced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effluent by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71-78:2792-2796. cited by EI.
16. L. H. Cheng, X. J. Bi, T. T. Jiang and C. Q. Liu. Effect of Ozone Enhanced floccul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accepted)
17. The Phosphorous Removal after Anaerobic Stage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s in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83-185 in 2011 with the title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18. The Different Metabolic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Taken from Reversed A2/O Process and Conventional A2/O Pro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83-185 in 2011 with the title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19. Bi Xuejun, Liuchangqing, Zhangfeng, Chang gongfa, Qu Yanhui, Kang xingsheng, Liu ke, Chenglihua, Combining ultrafiltration with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o enhance organics removal from micro-polluted water,F(xiàn)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Volume 20 ( 11a) , 3030-3034, 2011
20. Application of Reversed A2/O Process on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China.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63(10):2138-2142
21. Chang gongfa, Liuchangqing, Zhangfeng, Huang lizhu, Zhang bo, Bi Xuejun, Propose the Anoxic Zone to Enhance Phosphate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with Low C/N Ratio.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1,20(11a):3025-3029
22. The phosphorous removal after anaerobic stage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s in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83-185,1195-1199
23. The oxygen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cost analysis of aeration system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nergy Procedia. 2011, 5 2437–2443
24. The Different Metabolic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Taken from Reversed A2/O process and Conventional A2/O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83-185): 1476-1480
25. Liuchangqing, Qu Yanhui, Chang gongfa,Bi Xuejun, Kang xingsheng, Zhang xueri,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ate removal under high agitation level in a non-aeration tank during revesrsed A2/o process,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2012, 21(4) : 880-884
26. Cheng Lihua, Bi Xuejun, Ni Yantao.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Treatment by Ozone-Enhanced Flocculation.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2012, Volume (Issue)
27. Lihua Cheng, Feng Li and Xuejun Bi. Enh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by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 Fresen. Environ. Bull.
發(fā)表期刊論文:
1 Fenton及類Fenton法氧化垃圾滲濾液研究進展 網(wǎng)絡首發(fā) 王晨; 王雪欣; 陳鋒; 畢學軍 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9-03-11
2 城鎮(zhèn)生活用水新型節(jié)水“5R”技術體系 王紅武; 張健; 陳洪斌; 畢學軍; 夏四清 中國給水排水 2019-01-17
3 溫度和DO對MBBR系統(tǒng)硝化和反硝化的影響 魏小涵; 畢學軍; 尹志軒; 周小琳; 徐晨璐; 葛文杰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8-12-07
4 低溫條件下復合鐵酶促對活性污泥系統(tǒng)脫氮除磷效果的影響 尹志軒; 李思玉; 畢學軍; 黃開; 隋衛(wèi)燕 環(huán)境工程 2018-11-22
5 不同濾料濾池啟動期內對鐵錳離子的去除機制 蔡言安; 畢學軍; 張嘉凝; 何靜; 董楊; 王海港 環(huán)境科學 2018-09-12
6 基于任務驅動的“學做一體化”專業(yè)課教學模式 李金成; 夏文香; 趙寶秀; 畢學軍; 劉長青; 劉志強 中國冶金教育 2018-08-31
7 碳源性質和COD/NO_3~--N對硝酸鹽還原途徑的影響 尹志軒; 謝麗; 周琪; 畢學軍 工業(yè)水處理 2018-05-20
8 正滲透處理二級出水過程中微生物對膜污染的影響研究 程麗華; 潘雪; 劉健; 王明月; 畢學軍 水處理技術 2018-04-10
9 鐵錳原位氧化產(chǎn)物吸附微量磷的實驗 蔡言安; 畢學軍; 張嘉凝; 董楊; 劉文哲 環(huán)境科學 2018-01-24
10 同步硝化反硝化強化黑水處理系統(tǒng)脫氮性能研究 楊本亮; 畢學軍; 葛文杰; 尹志軒 水處理技術 2017-11-10
11 某輪擱淺事故調查 王維印; 喻啟勝; 畢學軍 天津航海 2017-06-30
12 天津南港工業(yè)區(qū)涉水工程通航安全監(jiān)督管理 喻啟勝; 王維印; 畢學軍 天津航海 2017-06-30
13 不同因素對正滲透膜截留污染物效果的影響 程麗華; 楊唐; 畢學軍; 潘雪; 殷勐; 談興; 陳棟 中國給水排水 2017-04-01
14 常規(guī)和倒置A~2/O工藝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比較 李鵬; 畢學軍; 王軍; 汝少國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7-03-20
15 FeCl_3混凝處理對再生水急性毒性及遺傳毒性的影響 程麗華; 劉曉靜; 董瑞欣; 畢學軍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6-12-10
16 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的調查研究 文菲; 畢學軍 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6-10-15
17 復合有機物污染的含鐵、錳源水生物凈化研究 蔡言安; 曾輝平; 李冬; 畢學軍; 張杰 中國給水排水 2016-09-0
18 基于不同測序技術的生物群落結構及功能菌分析 蔡言安; 李冬; 畢學軍; 曾輝平; 張杰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6-06-20
19 重金屬污染底泥泥沙粒徑分布與重金屬富集規(guī)律研究 劉旭陽; 馬靜雨; 劉長青; 馬濤; 康興生; 畢學軍; 廖足良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6-04-19
20 曝氣對正滲透膜分離性能及膜污染的影響 楊唐; 程麗華; 談興; 畢學軍 水處理技術 2015-09-16
21 類固醇雌激素在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去除研究進展 陳棟; 畢學軍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4-08-30
22 基于Biolog技術倒置/常規(guī)A~2/O工藝不同碳源類型條件下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的差異 劉長青; 李梅華; 曲燕慧; 康興生; 畢學軍 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14-08-20
23 污水深度處理次氯酸鈉消毒副產(chǎn)物二氯乙腈的生成影響研究 王雨; 程麗華; 畢學軍; 劉長青 水處理技術 2014-06-23
24 熱水解和超聲波預處理對污泥厭氧消化效能的影響研究 廖足良; 冉小珊; 劉長青; 畢學軍 環(huán)境工程 2014-06-22
25 粉煤灰協(xié)同石灰法處理城市中水實驗研究 孫杰; 程麗華; 畢學軍; 劉長青 水處理技術 2014-02-12
26 低溫條件下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試驗 畢學軍; 高飛; 張偉; 陳群 環(huán)境工程 2013-12-22
27 反應溫度變化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響分析 王曉東; 畢學軍; 初正崑; 陳棟; 劉長青 中國給水排水 2013-12-01
28 次氯酸鈉對二級出水的消毒效果及對水質的影響 程麗華; 李璐瑤; 畢學軍; 劉長青 中國給水排水 2013-11-01
29 不同碳源對活性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影響研究 趙慶彬; 畢學軍; 臧海龍; 姜斌; 劉長青 環(huán)境工程 2013-10-22
30 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抗低溫硝化能力的研究 畢學軍; 趙方超; 邢尚生; 趙慶彬 中國給水排水 2013-10-01
31 熱水解超聲組合預處理對污泥厭氧消化產(chǎn)氣潛力的影響研究 張峰; 冉曉珊; 包蘇俊; 劉長青; 畢學軍; 廖足良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13-09-15
32 規(guī);B(yǎng)雞場沖洗廢水三段式處理達標排放可行性試驗研究 宋薇; 臧海龍; 張峰; 劉長青; 畢學軍 環(huán)境工程 2013-08-30
33 典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無機質含量及含砂率分析 王建偉; 廖足良; 畢學軍; 劉長青 環(huán)境工程 2013-08-30
34 混凝對二級出水中有機物分布特性的影響 程麗華; 王奇; 韓婷; 李璐瑤; 畢學軍; 劉長青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3-08-05
35 城市污水生化處理后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的特性研究 何愛華; 畢學軍; 程麗華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2-04-30
36 青島城市污水廠污泥有機質、養(yǎng)分及重金屬含量 包蘇俊; 劉長青; 張峰; 程麗華; 畢學軍; 康興生 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11-12-20
37 UASB啟動和運行過程中各影響因素分析 李萌; 程麗華; 畢學軍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1-12-15
38 磁場強化活性污泥法處理城鎮(zhèn)污水研究 隋衛(wèi)燕; 宋鵬; 韓甜甜; 畢學軍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33):20469-20471,20540
39 MSBR工藝在北方典型高濃度城鎮(zhèn)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段存禮; 畢學軍; 彭忠 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8, 71~75, 2011.9
40 復合鐵酶促活性和普通活性污泥系統(tǒng)低溫啟動對比研究 劉長青; 張鵬; 畢學軍; 郝春紅; 張峰; 程麗華 水處理技術 2011-07-10
41 青島李村河污水廠升級改造工程設計及運行 段存禮; 顧瑞環(huán); 程俊濤; 畢學軍; 宋美芹 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1, 66~70, 2011.6
42 懸浮填料強化活性污泥系統(tǒng)硝化功能的試驗研究 宋旭升; 畢學軍; 吳濤 工業(yè)水處理 ,Vol.31.No.4,19~22, 2011.4
43 鳥糞石沉淀法回收廢水中磷的研究及應用進展 勒德智; 程麗華; 畢學軍; 劉長青; 張峰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1-02-15
44 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研究 任雪鋒; 畢學軍; 程麗華; 祝征圣; 常功法 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3, 24~28, 2011.2
45 平板超濾膜在微污染水源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畢學軍; 李瑋; 劉可 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 41~44, 2011.1
46 鐵鹽對活性污泥微生物DHA與ETS活性的影響研究 袁磊; 畢學軍 環(huán)境工程, Vol.28 No.6, 97~99,107, 2010.12 2010-12-22
47 MBBR工藝強化污水脫氮除磷中試 孫遜; 謝新各; 焦文海; 畢學軍; 宋美芹 中國給水排水 2010-11-01
48 青島市某污水廠ICEAS工藝升級改造工藝選擇與分析 段存禮; 畢學軍 中國給水排水 2010-07-17
49 臭氧強化混凝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姜婷婷; 畢學軍 科技信息 2010-04-25
50 淺析活性污泥的堆肥利用 王紹超; 畢學軍; 袁磊 科技信息 2010-03-05
51 一體化A_mO_n工藝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數(shù)學模型研究 劉長青; 張峰; 程麗華; 畢學軍; 張亞雷; 趙建夫 環(huán)境工程 Vol.27 No.5, 2009.10 2009-10-22
52 磁強化臭氧氧化生化處理二級出水的試驗研究 孫靜波; 畢學軍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9 31(8) 2009-08-15
53 生物鐵法處理高濃度氨氮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劉曉云; 畢學軍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09年 11期, 101-102, 2009-06-01
54 微絮凝——變孔隙深床過濾技術處理城市二級出水試驗研究,劉劍 畢學軍 西南給排水, 2009年 31卷 3期, 起止頁碼:8-11
55 磁場強化臭氧氧化處理城市二級出水試驗研究, 孫靜波 畢學軍 西南給排水, 2009年 31卷 3期, 起止頁碼:12-15
56 內電解法處理麥草漿造紙中段廢水試驗研究 孫友勛; 畢學軍; 馬濤; 趙建夫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Vol.34,No.3, 2008.7, p85-88
57 催化內電解法處理麥草漿造紙生化處理出水 孫友勛; 畢學軍; 趙建夫 中國給水排水, Vol.24.No.13, 2008.6
58 倒置A~2/O與改良A~2/O工藝生產(chǎn)性試驗比較 劉長青; 張峰; 畢學軍; 張波 水處理技術,Vol.34 No.5, 2008.5, 53~56
59 強化復合式生物反應器除磷功能的試驗研究 蘇穎; 畢學軍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Vol.29.No.1, 68-74, 2008.2
60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勝利油田采出水的實驗研究, 畢學軍等,西南給排水, Vol.30.No.3, 2008.3(2/2)
61 我國海水淡化用于市政供水的發(fā)展前景及存在問題 畢學軍等,西南給排水 Vol.30,No.2, 2008.2, p20-23,(3/4)
62 鐵碳內電解技術處理草制漿造紙中段廢水試驗研究 馬濤; 畢學軍; 安洪金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7-10-15
63 城市污水廠二級處理出水內電解深度處理技術研究 黃峻; 畢學軍; 馬濤; 孫海梅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7-10-15
64 DNA提取方法對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樣性PCR-DGGE檢測的影響 李鵬; 畢學軍; 汝少國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07-04-25
65 油田采出水混凝處理正交試驗研究 由小卉; 畢學軍; 齊岳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 2007-03-30
66 示蹤法測定天然河流縱向離散系數(shù)的研究,畢學軍等: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
67 Biolog技術在污水處理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應用,畢學軍等: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
68 生活污水分質排水處理技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畢學軍等: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
69 城陽污水廠工藝改進實驗研究,畢學軍等: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
70 倒置A~2/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生產(chǎn)性試驗 王振江; 武鵬崑; 畢學軍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0-01
71 低溫對生物脫氮除磷系統(tǒng)影響的試驗研究 劉長青; 畢學軍; 張峰; 張波; 張亞雷; 趙建夫 水處理技術 2006-08-10
72 倒置A~2/O工藝生物脫氮除磷原理及其生產(chǎn)應用 畢學軍; 張波 環(huán)境工程 2006-06-22
73 KDF樹脂對于污水廠出水氨氮的吸附試驗研究 石峰; 武道吉; 畢學軍; 馬悠怡 水資源保護 2006-05-30
74 污水生物除磷原理及其生化反應機制研究進展 畢學軍; 趙桂芹; 畢海峰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6-04-30
75 Fe-Cu法預處理印染廢水技術研究 黃理輝; 馬魯銘; 張波; 畢學軍 工業(yè)水處理 2006-04-20
76 催化鐵內電解法處理印染廢水試驗 黃理輝; 馬魯銘; 畢學軍; 張波 水處理技術 2006-04-10
77 改進AB工藝對城市污水的處理 張志斌; 張波; 畢學軍 水處理技術 2006-01-10
78 幾種印染廢水的預處理研究 黃理輝; 馬魯銘; 張波; 畢學軍 工業(yè)用水與廢水 2005-12-30
79 海水對污泥沉降性能及脫氮除磷影響的試驗 劉長青; 張峰; 畢學軍; 張亞雷; 趙建夫 工業(yè)用水與廢水 2005-12-30
80 硅藻精土處理城鎮(zhèn)污水試驗研究 王煒亮; 李光明; 趙修華; 畢學軍; 張波 工業(yè)水處理 2005-11-25
81 改良A~2/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生產(chǎn)性應用研究 畢學軍; 王振江; 孫英華; 武鵬崑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5-10-30
82 初次沉淀池短時沉降效應的模擬試驗研究 張峰; 畢學軍; 姜開屏; 劉長青; 張詠梅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5-08-30
83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 張志斌; 郭保華; 劉志強; 畢學軍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05-04-20
84 催化內電解法處理染料生產(chǎn)廢水對比試驗研究 童玲; 畢學軍; 唐國斌; 陳偉勝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05-03-30
85 廢鐵屑在染料生產(chǎn)廢水處理中的應用試驗研究 童玲; 畢學軍; 唐國斌 再生資源研究 2005-02-27
86 改進AB工藝脫氮除磷功能試驗研究 張志斌; 張波; 畢學軍 環(huán)境工程 2005-02-20
87 低溫條件下曝氣生物濾池脫氮試驗研究,畢學軍 西南給排水,2005。
88 高爐渣吸附除磷研究 黃理輝; 張波; 畢學軍; 馬魯銘 化工環(huán)保 2004-12-30
89 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應用及發(fā)展 王煒亮; 畢學軍; 張波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4-12-30
90 TiO_2光催化氧化技術在環(huán)境治理中的應用 劉長青; 張峰; 畢學軍 污染防治技術 2004-12-20
91 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應用及發(fā)展 王煒亮; 畢學軍; 張波; 董文平 污染防治技術 2004-12-20
92 HCR工藝原理及其在工業(yè)廢水處理方面應用與展望 唐國斌; 畢學軍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4-09-30
93 高爐渣除磷試驗研究 黃理輝; 張波; 畢學軍; 馬魯銘 凈水技術 2004-06-25
94 倒置A~2/O工藝的生產(chǎn)性試驗研究 黃理輝; 張波; 畢學軍; 馬魯銘 中國給水排水 2004-06-17
95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積計算方法 畢學軍; 宋軍英; 封永紅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4-03-30
96 城市污水處理廠對高碳源廢水的利用 黃理輝; 馬魯銘; 張波; 畢學軍 環(huán)境保護 2003-11-25
97 人工濕地及其在我國小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宋志文; 畢學軍; 曹軍 生態(tài)學雜志 2003-06-11
98 各污泥處理單元廢液的磷含量控制問題 畢學軍; 王振江; 于澎學; 張波; 丁曰堂 中國給水排水 2003-01-17
99 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在環(huán)境治理中的應用,畢學軍等: 污染防治技術,2003。
100 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應用及發(fā)展,畢學軍等: 污染防治技術,2003。
101 城市污水處理廠對高碳源廢水的利用,畢學軍等: 環(huán)境保護,2003。
102 長期低負荷運行對污水生物除磷的影響 畢學軍; 張波; 丁曰堂; 高廷耀 中國給水排水 2002-07-27
103 垃圾沖洗廢水的處理工藝設計 徐高田; 張國瑩; 畢學軍 中國給水排水 2002-03-27
104 低負荷運行對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的影響 畢學軍; 張波; 高廷耀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02-02-20
105 微生物遺傳學技術發(fā)展及其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 吳秀玲; 畢學軍 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3-25
106 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好氧區(qū)硝化功能的強化試驗 畢學軍; 高廷耀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00-04-15
107 缺氧/厭氧/好氧工藝的脫氮除磷研究 畢學軍; 高廷耀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9-01-15
108 肉食品廠廢水的DAF-SBR法處理工藝研究 畢學軍; 高廷耀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8-06-15
109 肉食加工廢水的 DAF-SBR 法處理 畢學軍; 高廷耀 中國給水排水 1998-04-27
110 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A2/A1(填)/O工藝中試研究,華東給水排水,1997。
111 復合床快速滲濾系統(tǒng)的研究 劉志強; 苗群; 畢學軍; 魏秀娟 中國給水排水 1996-10-27
112 利用正交試驗設計法對污泥脫水性能的研究 苗群; 畢學軍; 劉志強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1996-06-30
113 復合床快速滲濾系統(tǒng)的研究 劉志強; 苗群; 畢學軍; 魏秀娟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1995-09-30
發(fā)表會議論文:
1 CambiTM高級污泥厭氧消化(CAAD)技術的特點和污泥中生物能源和資源的回收利用 廖足良; Harald KLEIVEN; 畢學軍; Keith PANTER; Dan MOLONEY 上海(第二屆)水業(yè)熱點論壇 中國會議 2010-08-31
2 微絮凝-超濾技術處理微污染源水的試驗研究 倪福祥; 程麗華; 畢學軍; 劉可 二氧化氯研究與應用--2010二氧化氯與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0-05-31
3 廢水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的研究進展,畢學軍等:城市污水脫氮除磷與污水處理廠工藝及過程控制技術研討會,2006。
4 復合生物處理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畢學軍等:城市污水脫氮除磷與污水處理廠工藝及過程控制技術研討會,2006。
5 內電解技術在城市污水廠二級處理出水除磷脫色中的應用,畢學軍等:城市污水脫氮除磷與污水處理廠工藝及過程控制技術研討會,2006。
6 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畢學軍等:市污水脫氮除磷與污水處理廠工藝及過程控制技術研討會,2006。
7 厭氧缺氧環(huán)境倒置的AAO工藝試驗研究,畢學軍等:上海同濟大學《楓林學苑》學術論文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