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综合图片_久久精品日韩无码地址_91一线在线国产_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機械技術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fā)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李科杰,男,1946年7月出生,山東龍口人,中國共產黨員,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機電工程系主任,是機器人感知、微小型系統(tǒng)、傳感器與測控技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9年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

資料更新中……

社會兼職:

1. 國防工業(yè)實驗和測試技術領域專家工作組專家。

2. 創(chuàng)新基金光機電一體化評審組組長。

3. 中國高校傳感技術研究會理事。

4. 國家863機器人傳感器實驗室學委。

5. 微小型系統(tǒng)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評審專家。

7.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8. 機電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9. 機械與交通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副主任。

10.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11. 國防科工委基礎研究專家組專家。

12. 中國兵器試驗、測試技術專家組組長。

13. 科技部創(chuàng)新基金光電一體化領域評審組組長。

14. 中國兵工學會高級會員。

1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學會副理事長。

16.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工藝學會副理事長。

17. 全國高校傳感技術研究會理事。

18. 北京高等教育學會理事。

19. 北京高校檢測技術研究會理事長。

20. 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Acquisition編委。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普通物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

培養(yǎng)學生情況:

博士后:2人。

博士:50人。

碩士:60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機器人技術、傳感器技術、微小型系統(tǒng)技術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十五”期間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了機器人、監(jiān)測系統(tǒng)、傳感器、遙操作等方面課題十項。

1、國防基礎科研項目“高沖擊試驗和高過載傳感器技術研究”。

2、“末制導炮彈測試技術”。

3、“多傳感器探測與控制網絡技術”。

4、“GPS在引信中的應用”。

5、“高沖擊試驗和高過載傳感器及存儲技術研究”。

6、“仿生機器人動力學仿真和行走機構研究”。

科研成果:

1、仿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系統(tǒng) 黃強; 李科杰; 王炳申; 劉晉; 王越超; 譚民; 張偉民; 段星光; 王潞軍; 左久林; 徐德; 曹偉; 李永懷; 余張國; 李建璽 【科技成果】北京理工大學; 航天科工集團九院國營紅林機械廠; 山西惠豐機械工業(yè)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2006-01-12

資料更新中……

發(fā)明專利:


1 小型輪/履變結構移動搜索偵察機器人 高學山;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10-02-17

2 光纖面板陣列觸覺傳感器 劉金剛; 李科杰; 賈云得; 王忠州; 石庚辰; 張秀蘭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1992-01-01

3 柔性光纖陣列觸覺傳感器 李科杰; 石庚辰; 張秀蘭; 劉金剛; 賈云得; 王忠州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1992-12-30

4 組合式觸覺傳感器 李科杰; 石庚辰; 張秀蘭; 王忠洲; 白玉賢; 賈云德; 劉明杰; 王俊; 劉傳禮; 崔占忠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1992-12-30

5 一種基于CO2激光器的三維微管道加工設備 黃強; 時廣軼; 石庚辰; 李文榮; 李科杰; 張偉民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5-05-18

6 定位點位置可調的仿人機器人零點定位裝置 黃強; 張偉民; 關鍵宏;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6-09-27

7 光纖面板陳列觸覺傳感器 劉金剛;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八系-82教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八系-82教 1992-04-01

8 一種柔性光學觸覺傳感器 賈云得;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1994-02-16

9 能獲取指紋的傳感器 李科杰; 易軍凱; 申延濤;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1997-09-03

10 侵徹高沖擊過載測控用壓電薄膜加速度傳感器 李科杰; 劉明杰; 石庚辰; 王俊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3-06-18

11 機器人 黃強; 張偉民; 肖濤; 段星光; 李科杰; 朱艷梅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6-06-14

12 一種移動式三維空間無線測試網絡系統(tǒng) 宋萍; 李科杰; 漆光平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6-03

13 應用于爬壁機器人的反推力與負壓力復合吸附方法及其實現 高學山; 李軍; 李科杰; 朱煒; 范寧軍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4-22

14 防止仿人機器人前后傾斜的運動規(guī)劃方法和裝置 黃強; 許威; 張偉民; 李科杰; 賈東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5-27

15 具有全向緩沖能力的彈簧減振充氣輪的拋投式微小型機器人 黃強; 黃遠燦; 桑文華; 劉雅芳;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4-08

16 便攜式中遠程調節(jié)裝置 黃強; 王冬曉; 李敏; 李科杰; 宋萍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5-13

17 機器人遙操作預測方法和遙操作預測平臺 黃強; 盧月品; 徐乾; 李敏;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5-20

18 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三維測試空間陣節(jié)點動態(tài)部署方法 宋萍; 李科杰; 漆光平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06-17

19 小型輪/履變結構移動搜索偵察機器人 高學山;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09-11-04

10 基于負壓吸附原理的壁面移動機器人離心葉輪的設計方法 高學山; 劉宏偉; 李軍; 李科杰; 范寧軍; 戴福全; 李潮全; 邵潔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10-07-28

21 負壓吸附式壁面移動機器人離心葉輪的定位結構 高學山; 劉宏偉; 李軍; 李科杰; 范寧軍; 戴福全; 李潮全; 邵潔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北京理工大學 2010-07-28

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了大型工具書及專著三冊。

出版專著:

1《新編傳感器技術手冊》李科杰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2002

2《現代傳感技術》李科杰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5

3《感測技術》李科杰 宋萍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7

4《現代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叢書》正編寫

發(fā)表論文:

1 混合無線傳感器網絡移動節(jié)點部署優(yōu)化 李濟澤; 李科杰; 宋萍 福建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 【期刊】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絡預覽本) 2010-09-15

2 基于轉鏡的激光照明系統(tǒng)設計及實驗研究 劉美蓮; 李科杰; 姚光明; 朱煒 北京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光電工程 2011-01-15

3 基于分離變量法的瞬態(tài)高溫外推測試研究 郝曉劍; 李科杰; 姜三平; 周漢昌; 王瑞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4-15

4 基于自適應選擇和變異的改進粒子群算法 李濟澤; 宋萍;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 福建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 【期刊】微計算機信息 2010-05-05

5 層次拓撲結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能量模型 魏永紅;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計算機應用 2010-07-01

6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移動節(jié)點任務分配 李濟澤; 李科杰; 宋萍 福建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 【期刊】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0-08-10

7 混合無線傳感器網絡移動節(jié)點部署優(yōu)化 李濟澤; 李科杰; 宋萍 福建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 【期刊】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9-15

8 激光照明LCCD測量系統(tǒng)的光源功率選擇方法 劉美蓮; 李科杰; 蔡慧敏; 姚光明; 孫榮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期刊】激光雜志 2010-10-15

9 基于CO_2激光器的溫度傳感器可溯源動態(tài)校準 郝曉劍; 李科杰; 劉健; 周漢昌; 黃亮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軍品部 【期刊】兵工學報 2009-02-15

10 移動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與攝像機標定 魏博宇; 李科杰; 高峻峣; 范鷹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微計算機信息 2009-08-23

11 基于小波分析技術的戰(zhàn)場地面目標定位處理技術研究 馬春庭; 李科杰; 杜恩祥; 瞿軍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3-09-30

12 高靈敏度傳感器系統(tǒng)的抗電磁干擾技術研究 杜恩祥; 李科杰; 潘志強; 宋萍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儀器進出口(集團)公司;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3-12-30

13 基于仿人機器人自身約束條件的行為調節(jié)步行控制 汪光; 黃強;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3-12-30

14 微小型無人系統(tǒng)發(fā)展及其對測試技術的新挑戰(zhàn)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微小型系統(tǒng)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3-01-25

15 基于IPC的水質在線監(jiān)測虛擬儀器的研究 黃志敏; 李科杰; 許海平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北京 【期刊】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3-03-25

16 并行工程方法在SAR結構總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郭振永;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兵工自動化 2003-02-15

17 小型輪履腿復合式機器人設計及運動特性分析 段星光; 黃強;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機械工程學報 2005-08-15

18 混凝土結構內沖擊波應力傳感器設計及其行為 余尚江;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 河南洛陽 【期刊】爆炸與沖擊 2005-08-25

19 基于人體運動的仿人型機器人動作的運動學匹配 趙曉軍; 黃強; 彭朝琴; 張利格;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機器人 2005-07-28

20 壓電引信傳感器設計與研究 程永生;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5-09-30

21 滾轉共振的主要特征量建模與靈敏度分析 程永生; 李科杰; 祝剛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 北京;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 四川綿陽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5-10-15

22 高g值高頻響微機械加速度計研究 余尚江;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 河南洛陽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5-10-15

23 危險作業(yè)機器人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2003-09-30

24 網絡攻擊誘騙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 高巍;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04-01-25

25 微小型無人系統(tǒng)技術在未來戰(zhàn)爭中的重要意義及發(fā)展動向 李科杰; 宋萍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傳感器世界 2004-01-19

26 基于OpenGL的導彈攻擊過程可視化仿真 李海軍; 李科杰; 劉霄; 于永請; 張中國; 張繼福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海裝駐8357所軍代室;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期刊】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4-03-20

27 基于PXA250和Linux嵌入式系統(tǒng)在機器人遙操作中的設計與實現 劉殿敏;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 2004-05-05

28 微型推進器推力測試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劉向陽 ; 范寧軍;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測控技術 2004-05-18

29 小型雙節(jié)地面移動機器人運載子系統(tǒng)設計 崔學軍; 張建民; 李東光;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2004-03-30

30 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頻率校準特性的研究 宋萍;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4-06-30

31 基于神經網絡的航管裝備故障預報系統(tǒng)研究 馬錦永; 黃常青; 鞏華;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空軍第二研究所 【期刊】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 2004-07-20

32 基于單片機的計量泵流量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 瞿軍;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4-07-25

33 基于多重分形和小波變換的聲目標信號特征提取 杜恩祥;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自動化學報 2004-09-20

34 小型軍用武器運載平臺運載系統(tǒng)的研究 崔學軍; 張建民; 李東光;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機床與液壓 2004-11-30

35 機載SAR天線穩(wěn)定平臺自動化測試系統(tǒng) 劉萬富; 張平; 李科杰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北京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2004-12-15

36 基于Linux嵌入式HTTP網絡服務器的設計與實現 劉殿敏;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計算機工程 2004-12-05

37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相位匹配的立體視覺方法 李德廣; 李科杰; 高麗麗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儀器儀表學報 2004-12-30

38 基于IVI技術任意函數發(fā)生器驅動設計 李海軍; 李科杰; 劉霄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電子測量技術 2004-06-15

39 一種快速立體視覺邊緣匹配算法 李德廣;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計算機應用 2005-04-10

40 基于FPGA的數字Costas鎖相環(huán)路的設計 劉殿敏;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5-05-21

41 流動注射式水質在線測控系統(tǒng)的研究 黃志敏; 李科杰; 許海平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北京 【期刊】儀器儀表學報 2005-04-30

42 紅外目標識別中的分形理論 李科杰; 易軍凱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兵工學報 1999-02-15

43 三自由度的偵察機器人系統(tǒng) 姜明; 李科杰; 王俊; 康敬欣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2-09-30

44 微震動測試系統(tǒng)抗噪聲干擾技術研究 杜恩祥; 李科杰; 馬春庭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2-09-30

45 高g值MEMS加速度傳感器敏感元件的結構分析 宋萍; 李科杰; 石庚辰; 盧四華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北京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2-12-30

46 小波包在硬目標侵徹仿真結果分析中的應用 康敬欣 ; 李科杰 ; 宋萍 ; 黃祖光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 北京; 河北石家莊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2-12-30

47 微小型末敏彈環(huán)境力存儲測試系統(tǒng) 劉萬富; 郭守剛;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兵工自動化 2002-02-15

48 預測算法在頭部跟蹤系統(tǒng)中的應用(英文) 姜明; 李科杰; 李鑫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 北京 【期刊】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2-09-30

49 GPS/電子地圖組合定位技術在偵察機器人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姜明; 李科杰; 汪光; 黃祖光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學生處 北京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2-07-28

50 碼分多址遙測技術在多點位振動參數自動測試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 孫發(fā)魚 ; 李科杰 ; 金功偉 ; 黨克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 北京; 陜西西安 【期刊】測控技術 2002-02-18

51 一種實用的嵌入式DSP視覺跟蹤器設計 吳小平; 賈云得; 劉玉樹;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0-12-30

52 電視圖像遙控制導小型戰(zhàn)術導彈無線電雙向信息傳輸鏈路的研究 黃崢; 李科杰; 金連寶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 【期刊】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0-12-30

53 機器人觸覺臨場感系統(tǒng)研究 張紅芬; 李科杰; 申延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機器人 2000-09-18

54 人工神經網絡在戰(zhàn)場偵察技術中的應用(英文) 李芳; 張中民;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0-06-30

55 目標聲 /地震動信號特征提取(英文) 張中民; 李科杰; 李貴濤; 尚雅玲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期刊】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0-09-30

56 用于臨場感系統(tǒng)的機器人電觸覺反饋手套(英文) 張紅芬; 李科杰; 艾俊波; 申延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0-09-30

57 機器人觸覺臨場感電觸覺反饋技術研究 艾俊波; 李科杰; 張紅芬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傳感器世界 2000-02-15

58 一種高分辨率觸覺指紋傳感器 艾俊波;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電子產品世界 2000-04-20

59 火炮彈丸捷聯(lián)式地磁—太陽方位姿態(tài)測量模型研究 黃崢; 李科杰; 金連寶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 【期刊】兵工學報 2001-02-28

60 層次分析法用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中屬性權的求取 藍金輝; 馬寶華; 李有文; 李科杰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華北工學院理學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兵工學報 2001-02-28

61 具有3D邊緣保持的網面簡化算法 劉萬春; 賈云得; 朱玉文; 李莉;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1-02-28

62 具有灰度信息三維網面的邊緣檢測方法 徐一華; 劉萬春; 賈云得;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1-02-28

63 利用無線電引信測量長路徑彈丸轉速的應用研究 孫發(fā)魚;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1-04-30

64 戰(zhàn)場目標聲/震偵察與識別 張中民; 李貴濤;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火力與指揮控制 2001-06-30

65 炮射多傳感器偵察系統(tǒng)傳輸研究 孫發(fā)魚; 金功偉; 李科杰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1-03-30

66 超微型電動機在微小型偵察設備中的應用研究 姜明;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1-09-30

67 基于網絡的指紋門禁系統(tǒng)數據傳輸接口 劉萬富;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防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防重點實驗室 【期刊】傳感器世界 2001-10-15

68 微小型偵察機器人遙在控制系統(tǒng) 姜明; 李科杰; 黃祖光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期刊】機械與電子 2001-05-25

69 MC68488與Z80 CPU配合實現IEEE488接口 杜恩祥; 李科杰; 王寶全; 馬春庭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無線電通信技術 2001-12-30

70 戰(zhàn)場目標的模糊邏輯檢測與識別方法 段俊峰; 李科杰; 張中民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2-04-30

71 硬目標侵徹引信虛擬試驗技術及其應用 康敬欣; 李科杰; 宋萍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期刊】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2-12-30

72 新型后坐加速度開關陣列傳感器 李科杰;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兵工學報 1994-11-15

73 新型光纖陣列觸覺傳感器 李科杰; 賈云得;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1994-11-15

74 一種高分辨力柔性觸覺傳感器 賈云得; 李科杰;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期刊】機器人 1994-01-18

75 高柔性超高空間分辨力觸覺傳感器陣列的研究 賈云得;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1994-03-23

76 引信萬向觸發(fā)起爆控制技術研究 石庚辰; 王忠洲;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兵工學報 1996-08-15

77 傳感器最新進展和技術動向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傳感器世界 1996-05-15

78 機器人光學陣列觸覺系統(tǒng) 朱江淼;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傳感器世界 1996-11-15

79 聲目標的定位與識別 張亞 ; 劉炳勝 ; 李科杰 華北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1996-08-15

80 機器人觸覺識別系統(tǒng)的研究 吳小平; 李科杰; 賈云得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自動化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高技術通訊 1996-09-28

81 末敏彈開倉環(huán)境加速度傳感器研究 張亞; 李科杰; 馬寶華 華北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1996-05-15

82 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研究 張亞; 李科杰; 馬寶華 華北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1996-05-15

83 傳感手套技術研究 張紅芬; 李科杰; 申延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傳感器世界 1997-02-15

84 坦克尾噴煙熱輻射特征的計算方法 易軍凱;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系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1998-04-30

85 目標聲探測識別傳感器的研究 宋萍; 李科杰; 張中民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防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防重點實驗室 【期刊】傳感器世界 1998-12-15

86 多傳感器目標分類的數據融合方法 藍金輝; 馬寶華; 李科杰; 周漢昌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華北工學院 北京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1998-02-15

87 基于觸覺圖像序列的三維規(guī)則物體識別方法 賈云得; 李科杰;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1993-07-02

88 機器人觸覺研究現狀與發(fā)展淺析 賈云得; 李科杰;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期刊】機器人 1993-12-27

89 機器人傳感器的最新發(fā)展動向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 【期刊】測控技術 1993-05-01

90 組合式高性能觸覺傳感器的研究 李科杰; 張秀蘭; 石庚辰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1992-07-01

91 機器人觸覺系統(tǒng):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和姿態(tài) 賈云得; 李科杰; 石庚辰 【會議】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 1992-04-01

92 人工神經網絡在戰(zhàn)場偵察技術中的應用 李芳; 謝毅; 李科杰 【會議】1998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1998-05-01

93 基于神經網絡的內燃機的故障預測 馬春庭; 徐立新; 康敬欣; 李科杰 【會議】第一屆國際機械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0-11-01

94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相位匹配的立體視覺方法 李德廣; 李科杰; 高麗麗 【會議】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8-01

95 彈侵徹混凝土靶的法向膨脹理論 高世橋; 劉海鵬; 李科杰; 黃風雷; 金磊 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應用數學和力學 2006-04-15

96 指紋特征匹配若干問題的研究 吳曉兵; 高學山; 龐云亭;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06-06-30

97 GaAs基微機械加工技術 張斌珍; 李科杰; 張文棟; 薛晨陽; 陳建軍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半導體技術 2006-07-03

98 箔式鐿應力傳感器及試驗研究 余尚江; 楊吉祥; 李科杰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河南洛陽 【期刊】兵工學報 2006-08-30

99 基于共振隧穿壓阻薄膜的GaAs基微加速度計研究 張斌珍; 李科杰; 張文棟; 薛晨陽; 王建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山西太原 【期刊】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0-30

100 一種新型力電耦合超晶格半導體結構研究 張斌珍; 李科杰; 張文棟; 薛晨陽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山西太原 【期刊】兵工學報 2007-02-15

101 基于CORDIC算法的全景圖像畸變場校正算法 張輝; 李科杰; 張振海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 【期刊】測試技術學報 2007-06-15

102 CO_2激光器在表面溫度傳感器響應時間測量中的應用 郝曉劍; 周漢昌; 李科杰; 楊述平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北京10008; 北京10008 【期刊】儀器儀表學報 2007-06-15

103 藍寶石光纖黑體腔瞬態(tài)高溫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特性參數研究 郝曉劍; 李科杰; 劉健; 周漢昌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軍品部 【期刊】儀器儀表學報 2008-10-15

104 基于無線自組網的莫爾斯譯碼節(jié)點的研制 張東紅; 李科杰; 吳德瓊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解放軍炮兵學院 北京; 解放軍炮兵學院; 安徽合肥 【期刊】兵工學報 2008-01-15

105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自定位算法 張東紅; 李科杰; 吳德瓊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解放軍炮兵學院 北京; 解放軍炮兵學院 【期刊】計算機工程 2008-06-20

106 瞬態(tài)場信號采集中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的軟件設計 張東紅; 李科杰; 宋萍; 漆光平; 朱磊磊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北京; 解放軍炮兵學院三系 【期刊】計算機工程 2008-06-20

107 一種改進型DV-distance自定位算法 張東紅; 李科杰; 吳德瓊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解放軍炮兵學院 北京; 解放軍炮兵學院 【期刊】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8-06-15

108 高過載三維MEMS加速度傳感器敏感芯片設計仿真與優(yōu)化 張振海; 李科杰; 任憲仁; 劉俊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山西太原 【期刊】兵工學報 2008-06-15

109 熱電偶動態(tài)測量誤差補償技術研究 郝曉劍; 李科杰; 周漢昌; 孟憲文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8-15

110 基于HLA火災聯(lián)合救援行動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英文) 宋萍; 李科杰; 隋麗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8-10-05

榮譽獎勵:


1. 1993年被國務院批準享受特殊津貼。

2. 2001年3月被評為首批百余名“國防科技工業(y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之一。

3. 2001年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

4. 獲北京理工大學優(yōu)秀科技成果一等獎。

5. 獲美國國際發(fā)明博覽會金獎。

6. 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

7. 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8. 獲北京理工大學優(yōu)秀科技成果一等獎。

9. 獲國家863高技術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

10. 獲光華個人科技基金獎。

11. 獲自動化領域優(yōu)秀工作者稱號。

12. 獲兵器工業(yè)集團科技進步三等獎。

媒體報道:


記著名機械電子工程專家李科杰教授

歌德曾說過:“你若要喜歡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边x擇人生,就應選擇創(chuàng)造。只有創(chuàng)造的人,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生命,如果與時代的崇高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便會永恒。在北京理工大學就有這樣一位將有限的生命奉獻給無限的科學事業(yè)的人,他就是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的帶頭人李科杰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學,人們由衷贊嘆他瞄準前沿、追求一流的學科建設實施戰(zhàn)略,以及為學科研究方向拓展、優(yōu)秀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等方面做出的貢獻。

李科杰教授晉升為北京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后,一直把學科建設當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抓,高瞻遠矚,瞄準前沿,把學科發(fā)展定位在國際前沿水平上。經過廣泛的調研及不斷的探索和積累,他敏銳地預見仿生機器人和微小型系統(tǒng)設計與集成等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專業(yè)方向在國民經濟上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軍民兩用技術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高學科的學術地位,擴大了服務面,他的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得到學校領導和同事的廣泛認可,為此,他帶領學科點的教師率先申請并開展了這些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為擴展學科方向奠定了技術基礎。在拓寬學科發(fā)展方向的同時,李科杰教授還積極倡導和推動“微小型系統(tǒng)研究中心”和學科特區(qū)“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的建立,并正在積極申請重點實驗室,為爭取學科點擁有第二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學科帶頭人李科杰教授的帶領下,機械電子工程學科2002年進入國家重點學科行列。目前,機械電子工程系以16名教授為骨干,共50余名教學科研人員組成的高素質學術隊伍,團結協(xié)作,為完成“211工程”二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和“985工程”建設項目做積極貢獻。十五期間,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數千萬元、科研總經費超億元、條件建設經費超億元。每年招收培養(yǎng)博士生30人,碩士生80余人,本科生100余人;獲國家級二等獎3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獎14項,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該學科點張文棟博士(現為中北大學校長)的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學科點的綜合實力和水平在全國同類學科點中名列前茅。對于李科杰教授來說,下一個努力目標就是使本學科點成為國際一流學科。

李科杰教授將尊重人才、關心人、幫助人為己任,以高尚的情操、博大精深的知識功底,影響和教育著學科組的年輕教師。他說:“人才是學科發(fā)展的根本,建立重用人才的機制至關重要!彼麑⒁M知名專家、加強新興學科方向人才隊伍建設放在學科建設的首要位置,以開闊的視野識才選才,以事業(yè)的發(fā)展引才聚才,以靈活的機制重才用才,以優(yōu)良的環(huán)境留才育才,努力使機械電子工程學科成為優(yōu)秀人才成長的沃土。為了在仿生機器人和微小型無人系統(tǒng)方面能跨越式發(fā)展,李科杰教授利用招聘“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的機會,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國外知名學者,并引進了許多單位爭相聘用的人才———留日學者黃強特聘教授,回國在北京理工大學安家、工作,從而為學科的新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了學科的發(fā)展,李科杰教授主動把身邊的骨干教師送到國外培養(yǎng),使他們掌握發(fā)展新方向必需的前沿技術。青年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是學科發(fā)展的希望所在。在李科杰教授竭力推行的“人才工程”中,有一項就是以良好的事業(yè)環(huán)境和穩(wěn)定的生活待遇吸引人才。

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的德育叢書中,李科杰教授被譽為京工的“科技英杰”,近些年他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是我國機器人感知、測控技術、微小型系統(tǒng)技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科研中,李科杰教授在國內第一次主持研制出組合有壓電層的柔性光學陣列機器人觸覺傳感器系統(tǒng),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多項和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獲美國匹茲堡國際發(fā)明博覽會金獎。黃強教授和李科杰教授合作承擔,并得到國防基礎及國家863計劃支持的重點項目“仿人機器人技術”,2002年通過專家驗收,這使中國成為繼日本之后第二個研制出無外接電纜行走、高水平的仿人機器人國家。由于他在高技術研究中的突出貢獻,曾兩次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863”高技術研究先進工作者,還獲得光華個人科技基金獎、自動化領域優(yōu)秀工作者稱號、國防科技工業(y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近些年來,他還為國家863計劃、創(chuàng)新基金、火炬計劃、國防科研的規(guī)劃制定以及指南編寫作了大量工作,主持并親自撰寫的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規(guī)劃計劃指南等百萬余字,為微小型系統(tǒng)、機器人、試驗與測試技術領域的重要項目列入規(guī)劃做出了重要貢獻!笆濉逼陂g他承擔著10多項國家重點課題,經費近2000萬元。他主持的項目先后獲部級獎9項,獲發(fā)明專利8項,主編了大型工具書《新編傳感器技術手冊》、《現代傳感技術》,并正在主編《現代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叢書》,他倡導開展微小型無人系統(tǒng)這一新領域的研究工作,并牽引和推動了我國微米、納米技術的發(fā)展。

作為教師,他堅持教書育人,每年都給學生上課,最多的時候同時給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上四門課。他在百忙之中編寫30余萬字的教材,并親自做多媒體課件,改善了研究生必修課的教學效果。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李科杰教授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獲得了興華獎教金一等獎、研究生優(yōu)秀教學獎、北京高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李科杰總是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只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自覺按照黨章要求,以高尚的師德感染人,以典范的行為引導人,才能對得起自己這份崇高的職業(yè),才能真正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彼沁@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矯健的身影始終活躍在他的工作崗位上,把“三個代表”的要求化為自己的具體行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表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激情譜寫著當代共產黨員的華彩樂章。(于萌萌傅秋瑛)

專家檔案:李科杰,男,1946年7月2日生,山東龍口人,中共黨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機電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機械與交通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科工委試驗與測試領域專家組副組長,科技部創(chuàng)新基金光電一體化領域評審組組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工藝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傳感技術研究會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北京高校檢測技術研究會理事長,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Acquisition編委等二十余個學術職務。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2005年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